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乐山市殡仪馆大力实施“235”工程为单位全面建设注入新动能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量统计: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 分享到 :

乐山市殡仪馆聚焦殡仪民生需求,大力实施“235”工程,坚持“公益优先、服务至上”两宗旨,抓好“去标签化、塑人文化、建标准化”三原则,追求“逝者安心、家属顺心、治丧省心、价格放心、奉献爱心”五目标,精心打造“归栖凌云·枕眠三江”服务品牌,单位全面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两宗旨:坚持公益与服务双轮驱动

始终恪守为民服务初心,在全面保障基本殡葬服务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减轻群众负担,持续优化调整服务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政府定价原则并建立动态公示制度,杜绝变相收费和强制消费;扎实推进惠民殡葬政策落实,对丧葬用品实行限价管理,重点保障基础型殡葬用品供应,全面下架单价超过5000元的骨灰盒等产品,为市中区居民提供“一窗受理、一次办结”的殡葬费用减免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提供个性化服务选择,建立服务评价机制,让群众在治丧过程中感受到更多温暖与尊严。通过系统改革与服务创新,推动殡仪服务从“逝有所安”向“逝有优安”升级,群众满意度测评持续高位运行,切实彰显民生服务的温度与厚度。

三原则: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

以“去、塑、建”三阶递进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殡仪服务水平。一去“标签化”痕迹,建筑体系突破传统符号堆砌设计,有机融合中国宗亲文化、祭祀传统与乐山地域特色,打造“生命之匙重启生命之门”的建筑美学,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实现遗体处置与家属动线物理隔离,革新传统标识标牌,运用智能导视系统实现空间叙事升级;二塑“人文化”服务品质,创新推行“遗体服务专业化”与“家属服务人性化”双轨服务模式,细化多类服务场景,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实现丧属需求匹配精准度提升;三建“标准化”职业规范,重构制度体系,聚焦行业痛点难点,系统构建包含13大类105项管理制度,针对遗体分类、服务定价等关键环节,实施基于遗体实际状况的科学分级服务规范,通过差异化收费和事前告知机制保障群众权益,全面重塑殡仪服务质效新标杆。

五目标:升级服务品牌

一是专业服务让逝者安心,配备专业礼仪团队,提供全方位治丧服务,标准化流程确保仪式庄重得体,洁净环境维护逝者体面,专业仪容整理呈现安详容颜。24小时“96444”殡葬服务专线随时响应,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服务全程可追溯。充分尊重地域风俗与宗教信仰差异,提供个性化仪式定制服务,以专业素养传递人文温度;二是温情陪伴让家属顺心,从咨询到手续办理,提供全程贴心陪伴与情感支持,打造集政策咨询、治丧指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窗口,提供20余项便民服务及临时休息室、简餐供应等暖心举措;三是透明流程让治丧省心,实行价格服务双公开,建立“家属、遗体、骨灰”三位一体身份识别体系,实现遗体入馆全流程二维码追踪管理,标准化排单作业,确保服务全程阳光透明;四是公益为本让价格放心,严格执行政府定价,四项基本服务及在馆内涉及遗体的殡殓服务自主实施,非遗体接触类服务由单位主导把控,仅将部分配套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补充,并严格约定服务内容、流程、价格及考核标准,建立月度考核机制实施动态监管;五是责任担当奉献爱心,规范社会殡葬中介馆内服务行为,实行“备案挂牌上岗”制度,建立“一单一评”监督评价制度,通过规范服务重塑行业形象。致力于让每个生命告别都充满尊严与温度,让家属在艰难时刻感受专业与关怀。

通过近两年的强化实践,“235”工程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团队作风、场馆氛围、工作标准、服务品质、标准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品牌效应逐步彰显。

(来源:乐山市殡仪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