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三位一体”推进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2-08-18 浏览量统计: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 分享到 :

    近年来,沙湾区以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省级社会工作服务等试点工作的推进为契机,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力度,成立全市首个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培育全市首家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枢纽型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沙湾本土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培育孵化的发展之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成效逐步显现,相关经验做法在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暨社会组织孵化体系建设推进视频会议上交流推广。
      一、打造好一个枢纽型组织
    (一)一体化推进。聚焦本土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提能,成立乐山市沙湾区聚益社会组织促进会,承担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和发展,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承接、参与政府购买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等职能,逐步发挥推动本土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社工人才发展赋能、社区志愿者招募培养等枢纽作用。
    (二)实体化运行。结合沙湾区铜河街道南陵社区创建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参与型社区打造和社区亲民化阵地改造,在社区新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孵化培育中心作为聚益社会组织促进会办公场地,实体化运行,为沙湾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能力提升、抱团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三)本土化发展。依托铜河街道2021年引导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试点、沙湾镇2022年省级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示范、太平镇沫江社区儿童服务站建设,以及万“粽”传递爱心•“善”载沫若故里等承办项目及活动,着力加强本土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充分发挥本土社会组织助力社区治理的优势。
      二、建立好一套制度化体系
    (一)健全登记备案体系。为有序推进本土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和能力提升,探索建立《沙湾区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管理办法》,细化明确备案对象、范围、要求等16条具体内容。配套完善《沙湾区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流程》《沙湾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固化登记备案程序、细化入驻社区相关管理要求。
    (二)建立健全参与机制。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项目机制,将社区社会组织按照分类纳入社区治理项目人才库。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广泛引导铜河街道580慈善公益服务队、铜河街道猛虎救援队、沫若艺术团、绥山社区激情健身队等社区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实施,“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的模式逐步形成,老带新传帮带成效逐步体现。
    (三)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并在区级主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按照每年开展两次优秀社区社会组织、优秀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优秀社区社会组织骨干队员表彰激励活动机制,对参与度高、群众口碑好的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并颁发证书。截至目前,已开展表彰活动4期,表彰优秀社区社会组织12家,优秀个人24名。
     三、引育好一批本土化队伍
    (一)开展动员引导。梳理本地社区社会组织队伍,组织现有社区社会组织召开登记备案动员会,以镇(街道)党(工)委名义组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让社区社会组织了解登记备案的重要意义、相关条件、备案制度等内容,引导社会组织主动备案、规范运行。
    (二)推进集中备案。组织符合条件的队伍,按照备案申请、备案核准、证书发放的程序要求,分批次集中办理登记备案。截至目前,已完成首批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主要涵盖文化娱乐类、公益慈善类、社区事务类、生活服务类4大类,共计25支队伍。
    (三)强化培训提能。聚焦社区社会组织自我组织、自我治理、自我发展的总体目标,定期组织开展拓展团建、理论培训、外出学习、志愿服务等赋能活动,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四)注重分类参与。紧扣不同类别社区社会组织的特长优势,坚持统筹部署、分类参与。引导文化娱乐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三送”服务、“汇聚社工力量•促进社区治理”社工周宣传展示等大型活动;引导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慈善文化进校园、“一勺米计划、爱心百家粥”社区空巢老人爱心帮扶、“把爱带回嘉”困境儿童关爱圆梦等公益慈善活动;引导社区事务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入户走访、居民议事协商、小区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社区事务;引导生活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儿童艺术教育、居家灵活就业培训等妇女儿童服务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